3月18日,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暨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成立仪式在北京举办。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科协主席万钢,中国科协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、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,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晓红,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、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,中国科协党组成员、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活动。
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数据管理部负责人贾晓丰博士受邀参加活动,并与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、原清华大学副校长、天津大学校长、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先生进行圆桌对话。
贾晓丰发言实录如下(根据现场录音整理):
首先,大数据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过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,我们支撑了健康码识别、复工复产监测、密接接触人员排查、社区差异化防控等一系列工作。因为有了数据和数据的处理能力,让原来相对粗线条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,能够在场景中下沉,能够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(比如老幼群体、环京通勤人员、商务差旅人员、国外入境人员等等)。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背后,是一套完整地数据逻辑。
同时我们也要反思:与03年的SARS抗疫相比,18年后的提升在哪?不只是数据多了点、速度快了点、定位准了点……透过这些表面的动作,有哪些内在能力真正有了“升维”的提升?再反过来,我们的短板在哪?在关键的病源定位、疫情流调、疫苗研制等方面,大数据、AI发挥了多大作用?继而引申出来,面向未来,我们当下要做些什么?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事件,这个城市的应对能否更有序、大数据的作用能否更凸显?这些问题,需要我们一边前进、一边思考;但问题背后的“技术动作”,需要我们领先一步、适度超前。
第二,所谓“技术动作”,其边界和着力点在哪?我是搞数据科学的,对我而言,物理世界千变万化,但数据逻辑“万变不离其宗”。数字战“疫”背后,体现的是数据视角对这个城市的理解和架构能力。物理世界是“熵增”的,数字世界是“熵减”的。在原子的世界和比特的世界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匹配,如何达到动态的平衡,是一个以算力、算法、算量为牵引的系统性工程,这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持续关注和破局的点。
第三,关于技术周期和产业周期的问题。一般来说,技术周期领先产业周期一个身位,从最早的几百年,到后来的几十年,再到现在3-5年一轮迭代。在这个加速的过程中,我们越来越多地擅长于“解决问题”而不是“提出问题”,我认为这恰恰是目前工程界最大的问题。自嗨于上层的应用,而忽略了底层的创新,导致现在很多的工程技术是被“拔苗助长”的。所以在此,我以一名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做个呼吁:要尊重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。工程师是要有点情怀的,要有自己的技术自信和技术定力,不逐热、不盲从,在远离聚光灯的地方,做一点真正基础、前沿的探索。地球依旧转动,但我们可以先去看一眼未来。谢谢!